咨询热线

HASHKFK

BETHASH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BETHASH新闻资讯 > BETHASH玩法
BETHASH玩法 BETHASH新闻

中国交易市场第二届高峰论坛暨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移动互联战略发布会BETHASH

时间:2024-10-29 16:23:40
更多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中国交易市场第二届高峰论坛暨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移动互联战略发布会BETHASH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马洪涛,欢迎出席中国交易市场第二届高峰论坛暨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移动互联战略发布会。今天是中国交易市场的一场盛会,我猜现场很多人人在这个会场,但是心在另外一个市场,现在9点10分,20分钟后另外一个市场就要开盘。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是空前惨烈的一场较量和博弈。刚才过去的周末,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大家关注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今天的活动以及东交所要推出的新产品。或许今天这个活动还有东交所的新产品会帮助你在股市上赔的赚回来。

  很多朋友都知道,今天我们邀请到一位特别尊贵的也是大家特别尊敬的一位中国企业家。现在问招行银行的行长是谁?很多人回答是马蔚华,因为马行长在任期间,招行银行带领中国发生了太多的改变,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招行银行的粉丝和追随者,而且很多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都是招商银行率先开始的,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以至于马蔚华和招商银行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想。其实马蔚华现在的身份是国际科技成果转换引导基金理事会,招商银行是前职务。大家特别关心此刻马蔚华行长在关注什么,现在我们掌声有请马行长。

  谢谢陶行逸简短也很有内涵的致辞,也谢谢洪涛的介绍。今天很荣幸受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的邀请,我是东北人,所以很欣然地来了。还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在座大多数都是互联网搞交易的企业,中国正面临互联网的春天,所以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这种如火如荼局面,吸引我和各位年轻人交流。第二个原因,我和互联网还是特别有感情的,我在18年前担任招商银行的行长,当时让招商银行快速发展的武器就是互联网。当时比尔盖茨有一句话,至今我还深深记得。他说你们这些传统的银行如果不改变,你们就是21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那时候招商银行是很小的银行,当时传统银行的做法和指导思想就是绑大户、做批发,按照这种的路径走下来的话,就没有招行的今天。

  我们当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当时看起来都是不可能的路,就是发展零售、发展小企业、发展非利息收入。当时网点二三百个,靠什么发展零售呢?互联网。我当时把银行当做一个互联网企业,从本质上说,银行是有IT需求的,银行是社会融资的中介也是社会支付的平台,无论是中介还是平台都要借助于IT的发展。在历史上IT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银行的飞跃发展。当时借助互联网,我们发展网上银行,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网点也只有一千多个,和大银行比应该说凤毛麟角。但网上替代率高达50%,一段时期网上交易量甚至和大银行相差无几。在今天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零售业务的发展应该是对应挑战利率市场化的非常有利的武器。至今想起15年的银行行长的身份,和当初的电子商务现在叫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那时候我曾经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副会长,我曾经把自己看成一个IT企业,至今我和互联网企业还是有深厚的感情。

  今天在座很多都是互联网的高手,一代胜过一代,我今天在你们面前不能班门弄斧,我想讲一个更为宏观一点的问题。股市离不开基本面,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做的是技术很先进、很时代前沿的事业,但是也离不开大的方向。我在招行当行长的时候,经常和员工讲三句话,这三句话对互联网企业也是有益的:“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互联网企业一定要知道未来是什么趋势;“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我们今天判断股市的时候必须考虑昨天,我们中国经济已经和世界密不可分;“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我们现在都在关注中央的每一个政策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它们都会给微观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讲一下当前的新常态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促进一大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的成长,怎样支持他们的成长,这里也包括互联网企业。

  现在大家议论比较多的,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我上个月在英国几个大学交流、演讲,那时候两件事,一个是股市火爆、一个是创业火爆。创业火爆,我在深圳,深圳的房价这两年涨得挺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年轻人涌到深圳,创业居多。在深圳你可能看不到很热烈的场面,但是不知道哪一天突然涌出了一个又一个站在中国前列或者世界前列的创新企业。从去年开始有一个词——新常态,什么叫新常态,无非对应过去的旧常态,旧常态就是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一直保持年均10%的增长。最近两年,特别是今年已经降到7%左右,全世界都非常关注,因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太大了,以至数字的变化必然关心。经济下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经济在转型。当然速度的下降、放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客观地看支持过去高速增长的因素都在减弱,比如说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储蓄红利,现在都在减弱和消失。我们的资源环境土地也不堪重负,中央非常果断地决定经济转型。经济放缓是新常态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

  我们看全球发达国家,它们的换挡都是一个必然过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在经历第三个10年以后也开始放缓,第四个10年基本上4%的下滑,这是一个必然现象。当然我们的新常态不仅仅是速度放慢,比较突出要解决的是结构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现在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投资结构都不是理想,第一产业比较大,第二产业落后于全球更不要说发达国家,所以要解决过剩的产能,解决经济不平衡问题这是非常突出的。中国经济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阶段我们的优势在减弱,我们已经没有廉价劳动力,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不再是充分的廉价,和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没有先进技术的优势。这时候我们更需要迫切的调整结构,优化产业,这样才能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另外要想做到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必须改革,所以新常态还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三中全会提出市场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因素、决定性因素。要想解决这样一个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做好应对。过去我们高速增长是出口拉动、投资拉动,这样的优势比较减弱,所以必须寻找新动力。新动力是什么?创新驱动。就是现在正在开启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总理讲中国劳动人口将近9亿,假如这9亿都开动脑筋创新思维,都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洪流中,中国将有非常大的增长动力。

  在经济理论上,创新无论是古典经济主义还是现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把创新放在经济增长的基础,我们大家都听过,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创新不仅仅是创新,包括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他认为经济发展是一种质变或者一种生产的新组合。创新是实现这种质变的唯一途径。实践看,我们看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它们的每一次转型都是靠创新。美国上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后也陷入了经济衰退,当时美国提出IT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这样战略下一大批科技企业成长起来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也是推动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战略,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等为主的创新体系,美国现在经济复苏迹象很好。还有德国,德国的工业4.0的内容就是创新。在世界历史上,凡是转型过程中没有创新的都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最突出的是“金砖四国”的巴西,当时受石油危机的冲击很大,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没有创新驱动。当时线%,所以陷入了几十年的中等收入陷阱。我们的邻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1977年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那时候韩国还没有达到。当然主要是靠劳动密集型,为全国加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所以现在马来西亚还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从我国的实践看,大家都非常重视速度,但GDP不仅仅是个速度,更重要的是质量。GDP的质量是什么?GDP有什么技术含量?什么能决定GDP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国家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很多年前我到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当时的新加坡财政部长是一个印度人,他讲中国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确实令世界瞩目,但是对我们没有什么挑战。为什么?你们都是低端制造业。你们的优势会转瞬即逝。今天上半年我又访问了他,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被东南亚、越南、柬埔寨取代,我们的劳动力供给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在这方面以色列倒是我们的一个榜样,以色列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这么困难的条件。但是它是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我们很多技术是从以色列得到的。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以色列仅次于美国。我和以色列总统会谈,他讲以色列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性的崛起。我们科技创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这些国家,我们的GDP的技术含量还是有差距的。

  衡量GDP的技术含量三个维度,一是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二是GDP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三是科技成果对GDP的贡献率,这三个衡量指标,我们第一个指标是2%,第二个指标25%,第三个指标51%,发达国家这三个指标一般是3%、80%、75%。当然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现在看深圳这个指标还是比较接近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经济要想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实行创新驱动。创新一方面是国家队,国家队是攻克基础性、前沿性、事关国家大局的科技攻关项目;另一方面是扶持一大批千千万万的中小型企业的成长,特别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中小企业的成长,他们是创新的主体是营造创新的社会基础。在美国也是这样,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创新,60%来自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公司微软、思科、雅虎等等,当初都是小微企业,都是成长型的创新企业。美国人说小企业人均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回报率比大企业至少高15%。中国也是,中国现在66%的专利、74%的技术创新、82%的新产品都是中小企业产生的,在互联网领域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全球最大的包括阿里巴巴,原来就是很小的企业。所以创新创业必须着眼于小企业,小企业创新动力是最强的,特别是疲于挣扎、追求生存的小企业创新的欲望、动力是最强的。

  招商银行过去之所以创新,那时候也是太小。如果不创新,不仅不能发展,而且必然落后。小企业创新,特别是科技成长型的小企业遇到的困难确实很多,需要的条件应该是一般很难得到满足。第一,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支持应该是金融支持,科研开发从研发到中试,对资金的需求量是1:10:100,每个环节如果资金跟不上它都会夭折。前苏联的科技非常发达,为什么后来落后呢?虽然有比较高的科技成果,但是缺乏比较强的金融支持。我国因为长期是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就是银行信贷,十年前我们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高达90%,现在也在50%以上,而美国只有30%。我们很多小微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非常困难,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困扰着小企业成长。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大家可能抱怨银行。首先银行没有贷款给他,银行没贷款有两个原因,从现行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规定,银行要给企业贷款必须有担保、有抵押,要履行程序,要有金融监管。而小企业信用状况、资金实力、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因为小参差不齐,特别是它们没有抵押品,这些技术有专利但没有抵押品,有软资产没有硬资产,这些东西现行贷款通则不认,贷了以后被监管当局检查是违规的。实际上银行资本是很珍贵的,而大企业消耗资本巨大,小企业消耗资本只有75%。它内心想贷,之所以没有变成行动就是因为一些规则。现在监管当局不断地采取扶持小企业的办法。

  另外一点必须有银行管理小微企业的经验。美国西海岸的富国银行,现在是美国市值最高的银行。如果这些小企业10万美金,像大企业一样的借款调查、风险评价,成本太高。但是它总结了一他规律,成本可控、风险可控。我在招商银行当行长的时候,我们在苏州搞了小贷中心,试验了5年,现在已经开始在应用。我们缺少全社会的征信体系,现在正在建立,这样就能够解决给企业贷款的成本过高的问题。这个问题影响了我们小企业的融资,所以现在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非常高兴的看到这两年从国务院到监管当局,到商业银行都在采取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银行现在给了很多政策,让银行有胆量给小企业贷款。这两年也在探索。我们现在也在定向降准。现在正在改革,总得方面来看,银行从过去间接融资为主正在变成直接融资迅速增大,直接融资超过一半的情况指日可待。现在不一定把钱都存在银行,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中国正在推出包括注册制在内的资本市场改革,大家看到新三板的推出,这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特别是股权投资体系的建立,这是支撑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成长型的企业最重要的。在这种体制下,国务院和商业银行也在加大力度,包括投贷结合。我们把成长型的客户推荐给PE,我们再配套贷款,前提是做财务顾问,包括它的IPO和并购重组,那一段我们贷款对象差不多将近一万家,那时候中小板、创业板超过一半都得到我们的支持。现在投贷结合,这也是中央对中小企业的最大支持。成长型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型的企业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是金融,我们必须从金融角度进行创新,才能支持小企业创新。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创新正在变成现在的实际支持。

  除了金融支持外,另外一个最大的创新基石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两点“双引擎”,第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是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对于群众性的创新非常的重要。现在的服务首先是政府要制定规划,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引这场创新活动,我们国家的战略越来越清楚,互联网+战略、中国制造2025,最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制定,还有互联网+的若干政策的制定,这都是国家战略,国家在更高层面推出战略规划,这是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有一个比较美好的前景。我们看到了国家的蓝图,这也是我们行动的蓝图。政府的支持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主要是营造一种氛围。像硅谷,创业创新能够包容失败,能够容忍失误,大家对创新创业的这种追求和崇敬,这是一种价值观,这是一种氛围,深圳就有这种氛围,很多年轻人大胆创新,令人鼓舞。北京的中关村也是这样。

  为创业创新进行体制改革。比如说现在你要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想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亿万青年的热潮,要给他们创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很重要的一点是减少政府的干预,政府要简政放权。今年以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为先例,通过简化企业登记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现在一大批创新企业诞生了。去年,新注册的企业增长超过46%,今年前半年又增长了35%,一大批青年都在注册企业,因为注册很方便。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下,我们要不断地完善专业法、专利法、公司法,知识产权和相关制度体系。要想创新创业,很多年轻人的知识产权要得到保护。所以这方面我们的立法也在加快,而且在打击那些违法的行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也给我们这些创业者很多梦想、很多动力。特别是新三板,很多年轻人创造企业就以它为榜样和蓝图去追求。

  还有一个国家要做的事,就是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序地发展混合所有制。这个目的是突破各种各样的行业垄断,为我们的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市场环境。这也非常重要。再有,国家如何把支持科技成长的资金用好。这里一组数字,这两年国家对科技成长的创新资金的投入是逐年加大的,原来不到2%,现在达到2%,很快会超过2%。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这两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洪涛刚才介绍我的身份是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这个就是干这个事。国家过去财政部支持科技成长的钱都是通过科技部和各个省的科技厅局层层审批,一定是它不一定能符合现实的需要,第二也出现了很多腐败现象。现在要改变这种做法要市场化运作,过去是科技转换基金,现在我们寻找在市场上比较好的基金合作成立子基金,子基金就支持科技部组织的项目和市场上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因为市场上的基金组成子基金的对方出70%,我们是30%,70%是主导经营的,退出的时候我们不要分红,是政策支持创新企业,而决定这个过程是由各方专家组成的理事会,大家充分评估,投票决定。所以这是一种制度的探索。

  还有一点,人才的培养。这不用多说,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大家在创新潮流中成长起来,学习很重要。昨天我参加首创的“正道商学院”,很多年轻企业家都在重新开始重新学习。1973年,英国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舒马赫出了一本《小的是美好的》经济学专著,这30年来多次再版,为什么它受到追捧,因为他写的是实际。可以说此时此刻,世界上很多地方总有一批小企业倒下了,但同时有更多的小企业成长起来了。小企业就是顽强的生存,就是生生不息,就是令人佩服。我相信我们的制度环境,我们的政策,我们的金融都在创新,它可以更有力的支持目前正在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我们相信这种创新的热潮会带来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谢谢!

  非常感谢马行长的精彩分享。当前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背景下,马行长和我们分享了对“创新”的思考。我们听过很多次马行长对创新的诠释和理解,今天这个背景下,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因为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也是一个成长当中的还有很多的成长空间,对于马行长对于创新的这番理解,一定会得到对自身发展的指导。再次感谢马行长,也祝愿马行长领导的国家科技成果转换基金能够支持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谢谢!

  其实马行长领导的招商银行一直把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基因,马行长之所以特别欣赏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的这帮年轻人,也是因为这帮年轻人拥有的创新精神。今天我们的另外一位贵宾身上也可以看到,因为他曾经领导着或者说他曾经作为美国纳斯达克在中国区的首席代表,我们知道纳斯达克是美国的创业板,也是一个充满了创新精神的市场,也培育了众多具有创新精神,而且慢慢的变成伟大公司的上市企业,包括苹果、微软等等大家非常熟悉的,都在纳斯达克上市,纳斯达克在2000年的时候也经历了一波泡沫的破灭,最高点5048点,后来两年的时间跌到了1000多点,下降的幅度超过70%。现在很多人把中国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2000前后的故事泡沫破灭相提并论,现在中国的创业板是不是有同样的风险,其实我们特别想听黄先生的见解。今天我看了一下,创业板高开7%,但是现在有点往下走,一两天的行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纳斯达克那样能够培育众多中小企业成长的资本市场而不是一个赌场。

  谢谢主持人的夸奖,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做太多的事。谢谢东北亚的邀请。实际上马行长的讲话非常重要,他有指点江山的味道。在十年前,资本市场有一个内部评估,互联网金融最好的银行就是招商银行,当时希望它上市,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有其他更多的想法,最后他们没有去美国上市,当然也是个遗憾,如果当年要去上市,今天马云可能不是最大的赢家,可能是代表国有企业的招商银行在十年前就已经把互联网的概念拿到了金融行业,所以说它们的成功值得注意。

  全球的资本市场80%都是电子交易都是互联网,其中27%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交易系统,18%是有形的场内交易系统,55%是纯粹的互联网交易系统。根据它们的技术可以安排为四种类型:场内交易系统像纽交所,他们完全是靠人的叫卖,代理专家系统进行市场的场内交易,所以局限于一个地方、一个会议室、一个场所进行交易。目前剩下的只有纽交所,美国交易所已经和纽交所并购。第二种是像纳斯达克,它是一种纯粹的交易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完全是依据互联网的。当然它后来又发展了超级蒙太奇,完全用人取代做市商的交易,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要归功于MIT,MIT给我们提供了技术。第三种是基于屏幕的交易系统,是20世纪后期的技术,伦敦交易所、巴黎交易所,上海、深圳、台湾、多伦多、苏黎士这些交易所纯粹靠电子交易,没有做市商,完全由机器对话。第四种是有形和无形,一半用电子交易,一半用人工撮合、人工手动,这样的交易所主要采用了20世纪比较早期的技术,比如德国证券交易所、东京交易所、大阪交易所。根据技术分配大致分为这四类。

  今天纳斯达克完全不一样了,(图)图中可以看出来整个的交易状态。OTC市场是在整个纳斯达克总交易系统中的一个模块,OTC市场是纳斯达克的一部分,并不是为创业公司提供早期投资的,它是为在整个资本市场中表现不好那些公司摘牌,让它们有一个地方可以进行继续交易,达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不让投资者损失太大,而专门组织的这样一个OTC市场。中国的第三板市场是放在上市的前端,OTC是放在市场后端,因为在市场上一旦公司要被摘牌,它的力量肯定是不好。我们不能拿鱼目混珠的东西欺骗投资者,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所以我们建立了OTC市场。

  我们知道众多的交易所,全球大概有150多家交易所,交易所是怎么来认识这个交易所的特点?它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实际上一共有三个模式:做市商模式、单一专家系统的模式和没有做市商的纯粹是靠机器的这么一个交易系统,也就是自动电子交易系统。这三个不同的模式来全球150多家,现代变化很大,最近没有统计,当年数据大概是152,加上总的交易所的运作模式。这里面哪种模式最好呢?我们知道人机对话,现在我们不可能做到纯粹的、完全的智能化,我们还是要人、还是要有做市商,我们是用多个做市商来为一个上市公司交易好?还是用一个交易员一个专家来交易几十家的公司好呢?还是根本就不需要做市商,完全靠计算机自己进行交易。我们结论最好的模式是纳斯达克模式,它是多做市商模式,它对整个交易的流动性,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知道传统交易所,像纽约交易所,要一个场地,要一个认购,买进买出要去认购,只有一个专家系统进行几十到几百个公司的交易,这样忙得过来吗?从纳斯达克来说,做市商差不多有50万为一个市场服务,它的流动性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传统的交易所有一个交易不平衡,就是说买出订单、卖进订单通过拍卖市场的交易商要交易这个订单,如果只有卖出没有买进,这个交易不能成立,就要等待,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交易不平衡,同时也不能随时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市场交易因为人为误差,可靠性比较低。

  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因为互联网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传统网络,一种是互联网网络。所谓传统的网络就是我有100个传真机接在一起,一来一去就是100个平方,互联网是100个网串在一起,它的结果就是N的N次方,所以互联网在定价的时候永远是会比传统的系统要来的大,这就是这个原因,互联网的Kevin Kelly的公式是N的N次方,BOB Metcalfe的公式是N的平方,差别就在这儿。我们知道关于互联网在里面增值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市场上就采用了这个做市商的方式,因为它是一个电子交易系统,而且是一个多做市商系统,平均要14-15个做市商为一个上市公司服务,而且可靠性比较高,大概有99.974%,这样构成一个比较优秀、完善的股票交易系统。

  整个的纳斯达克的客户申报流程示意图大概是这样的(图)。客户都是通过做市商来进行小型股、全球精选股进行交易的,中间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联系,这个做市商不光是纳斯达克的做市商,它的做市商同时也是在传统的交易所里面的单一专家系统。所以这个等于把全美国的整个的股票市场都联系起来了,因为一个完整的市场、一个完整的上市公司,它要真正做到一个完整的被接受,就必须要在一个地区被所有的投资人都有机会买到,而且它不光是要在一个国家,因为全球分成3个时区,要在全球的各个时区都能被买到,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所以美国来说,就是把市场捏在一起,形成拳头。全球的资本是一定的,不是在纽交所就是在纳斯达克,不可能因为你是某一个特殊市场而你的资本就会特别充足,不可能的,资本是一个流,不是一个固定的产物。所以要让整个公司能够转起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投资者的投资,这种模式就是你们接下来要做的全民交易的。类似这样的口号,让真正的一个上市公司得到完整的交易,那就是要让全球所有的投资者都有机会分享这个结果,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你可以把它分开,但是你要知道,因为资本是一定的,不是在你这里就是在我这里。

  做市商应该有很大的要求,也是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成零售型的,面向小投资者的,有机构型的,面向大额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地区性的针对特定地区的投资者和面向所有者的经纪商这种综合性的。作为一个做市商有严格的标准,首先要向全美证券协会注册,要注册和报告,要进行职业操守的培训和考试,比如说公平竞争和投资者利益,市场就这两条,市场做到公平,第一就是要信息披露,第二保护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不是资本市场的要求,资本市场的要求就是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当然做市商一定要有自己的流动资金,一定要有自己的产品,所以对于NASD这样一个对做市商的要求,所有的做市商都应该进行培训,比如说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教育机构,他们开始着手做对全中国的股票交易所、交易员进行培训,让他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操守,经过考试才能给市场做事。

  刚才讲到作为一个完整的投资,一个完整的交易,那就是全天候的、24小时,全球经济美国算你最大不过就是40%,欧洲30%,亚洲30%,如果一个股票只能在美国上市,它是不完善的,因为它没有在欧洲或者在亚洲得到同样的追捧。这里只是用一下“全球对冲基金”这个名字,实际上我是想给大家讲一下,一个真正的股票应该让他在全球进行全天候的运转,这样才能使一个上市公司能够真正得到投资者的公平的投资。而且使得上市公司也能在各式各样的投资者中得到投资。所以说,我们市场应该做到什么样?就是说在24小时内让一个股票在全球进行轮换转动,让它经过美国、欧洲、亚洲,这才是互联网金融对市场的要求,这就体现了一个公平性。

  我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听众,所以刚才我一直忍着没有看股市怎么样,我相信很多人刚才一定把手机掏出来看过今天股市的表现,前面几位嘉宾都讲股市,我觉得不拿这个事情做开场白后面就有点落伍了。其实这几周中国的股市不只是中国的热点,可以说是全世界热点。有关于泡沫、危机、救市,这样的词从来没离我们这么近过。有统计过历史上的危机,有规律,基本十年左右就会有一个大的,而且逻辑和内在基本上是相同的,比如说因为盲目的乐观杀戮了这个市场,造成泡沫。也因为恐惧恐慌造成了危机。泡沫和危机一次次发生,好像我们从来没有在这里面吸取什么教训,人都是健忘的,为什么?世界每天在变,但是人性是不变的,比如深藏内心里面的贪婪、恐惧是很难被抑制,更不可能被克服的,所以我们今天看到,金融市场里面泡沫危机会一轮一轮的上演。

  还有很多重要的,我们可以跟身边做股票的人聊一聊,如果是经历过2007、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从6000多点跌下来的股民,他可能最晚进场的或者还没有入场的,也就说上一次危机的受害者,可能因为恐惧,心里还有阴影远离了市场。但是不要忘了,只要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有一批新生的投资者进入到市场,他们没有阴影,他们充满希望的,毫无畏惧进入市场。所以我们可以泡沫和危机是周而复始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因为人性所以历史是会重复。

  那我觉得在我的理解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可以指引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具体到我们东交所的事业,我们可以从之前行业的发展里面找一个参照系,也就是CME,CME在1970年带以前是不入流的交易所,它交易的产品主要是鸡蛋、黄油,交易最成功的产品是猪腩,而今天它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集团。我认为他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抓住了两个趋势:一个是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我们知道在1970年代之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前的汇率从固定变成浮动,这就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很多和个人包括政府都有管理汇率波动风险需求,所有伟大的企业都是由伟大的市场创造的,CME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第一个推出了货币期货。第一个趋势是198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我们在很多电影和电视中看到以前的交易所,大家聚在一起,人工喊价的,场面非常激烈。其实那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小圈子,即便在电报、电话这些手段发明之后,也没办法摆脱人工喊价的环节,这是一个效率低下的方式。最终在全球化电子交易平台出现之后,我们现在看到的,特别是在中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因为它很新,我们就没有看到人工喊价模式的出现,完全是电子化的交易。这个差别在哪里?原来交易所的交易是要通过一个固定的小圈子,现在变成了全世界的交易者都可以通过这个电子化的交易平台直接进入到交易所里面参与交易。

  我们对照一下东交所也面临了两个大的趋势,在当下,一个是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这意味着金融市场会更加开放,会更少的垄断、管制,更多的自由和创新。会有很多的金融业态、金融产品不断的涌现,来满足我们现在所处的财富管理时代对于投资和理财的需求。跌点就是交易所也面临一个技术革命,就是现在的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我的理解对于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的理解,没有到所谓的互联网哲学、精神、思维的层面,我认为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最大的作用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能够把我们的产品以比较低的成本推送给海量的互联网用户,在这个趋势里面可以找到成就一个商业模式的三个最核心要素:客户、渠道、产品。

  我们可以从历史经验里面去预测未来,历史是重复的,但是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跟传统的交易所做一下对比,就是所谓移动互联时代的交易所,最核心的一点在于我们服务的客户和市场是不同的。传统的交易所主要服务于大的机构投资者,这个道理非常的简单,因为大的机构投资者能够给这个市场带来最大的流动性、最大的收入。站再一个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讲,这是非常合理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像CME这些海外的交易所,它的报价数据、信息服务是要收费的,这十几年的时间,因为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给这个市场带来越来越多的流动性,我们看到传统的交易所在交易系统的研发这方面越来越追求速度跟延时性就是为了满足高频交易的需求。

  所以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传统交易所的模式,就是独有的信息、专有的技术、专业的产品,同时意味着高门槛。移动互联时代的交易所有什么样的不同?首先我们要看到一点,我们服务的不是专业机构投资者,而是海量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海量的个人投资者,我们整个交易所的制度设计包括整个技术体系是围绕这一部分客户需求来的。也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概括,就是开放的信息+开放的技术+平民化的产品+低门槛,能够成就这个模式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把我们的产品推送给哪怕只有几十块钱投资的客户,这是整个商业里面最核心的环节。

  (图)这个是我个交易系统的技术架构,太技术的环节一会我的同事会给大家解释。我这里说一点,我们与传统的交易所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我们在核心系统之外设计了很多的基于云端、第三方IDC机房的前端交易服务器。我举个例子,前端交易的服务器的作用在哪里,比如我们有100万个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可能只也几百块钱在做交易地如果按照传统交易所的技术架构,举个例子,他去拿行情报价,意味着主系统需要同时给100个用户发送价格数据,但如果把这100万个用户放在H5的前端,只需要主系统给H5的前发送一次的行情数据,我们要知道一点,交易所最大的成本是在IT和人力这方面,也就是发一次和发100万次这里面所节约下来的带宽成本是非常惊人的。

  第二点优势,核心交易系统主要的业务逻辑都是放在核心交易系统上,但是我们可以在H5的交易前端也设置一些业务逻辑,我们在H5的前端有100万客户,这100万客户在做交易,我们可以把相关的交易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工后再汇总给到核心交易系统,这对于核心交易系统在软硬件这方面的要求就会大幅度降低,所以如果站在商业经营的角度来讲,我们整个全民交易跟背后的技术体系就是要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在原来传统交易所在软硬件带宽这方面的巨大投入是不能够也不愿意满足小的互联网用户的,但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新的架构,让那些只有几十块钱去投资的,我们都能够以适当的成本服务好他。所以在整个移动互联时代的交易所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就最根本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渠道,能够找到一个低成本的方式去服务好移动互联网用户。

  我做一个判断,我觉得我们的全民交易可以从用户、产品、渠道这三个方面去构建一个新的交易所的模式。我们做一下对比,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宗商品交易行业的里面的交易市场,面对的客户人群,就像我在PPT上给大家写的,他们现在所有的竞争是集中于几万块钱以上的交易门槛,渠道主要通过线下、电视广播、纸媒以及PC互联网,而我们开发的全民交易之后,希望能够对接的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那些客户,这些客户的特征是,70%是90后,他的资金门槛很低,但是海量,代表未来主流的投资人群。同时他做交易不纯粹是为了获利,他希望能从中找到乐趣,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去做交易。这个模式里面,真正意义上到眼前的市场竞争的环境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这个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行业面临的几个问题,就是参与的人群非常的多。价格战非常的激烈,比如说对客户的手续费是不断下调的,因为交易场所众多,其实交易所眼下的交易所,除了少数的交易所,大部分的交易所在跟会员和渠道里面不占据主动优势,交易所的手续费收单边万分之二,很多交易市场以大比例返还的方式参与到市场里面竞争,把交易所这个行业利润做的非常的薄,那么我们以后想要面对这个市场,是跟现在几万期钱以上的客户不一样,我们要去满足那些几百块钱、几千块钱投资客户的需求,这是一片蓝海市场,竞争不充分,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有一定的定价权,再加上目前全民交易只有东交所才有,我们可以建立起一定的竞争壁垒跟技术壁垒。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在全民交易平台上推出了一些标的非常小的产品,比如像一公斤的白银产品,加上一定的杠杆,几十块钱的客户就可以参与到里面做交易。我们看到一点,很多的小资金的客户在移动互联网上参与到这个市场里面的,他们通常对交易成本不敏感,同时又是一个自主型的客户,可能不需要像我们现在这样需要一整套的体系开发投入,会员在这方面的投入就会非常少。因此我们把小产品的手续费定在单边万分之三十,原是大标的单边万分之六,交易所得万分之二,会员得万分之四,到了万分之三十,会员和交易所是对半分的,这就意味着东交所的会员相对其他的同行就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跟收入。帮助东交所跟会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这是我们所追求的核心的一点,通过全民交易来获取产品的定价权,去对接一个新的市场,去找寻一个新的渠道去对接我们的客户。

  这里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移动互联时代的交易所跟传统的交易所在企业经营的理念跟目标上的一些不同,最核心的一点在于我们以前是要去获取客户,所谓的客户是直接进入市场里面交易,能够给我们带来手续费收入的。移动互联时代的交易所目标不再去获取客户,而是获取用户,这是跟很多互联网企业经营的逻辑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像亚马逊、京东,企业不断的亏损,但是估值是不断的上涨的。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为什么?这背后隐藏的一个逻辑就在于他们觉得只要有用户就意味着将来必然会有利润。而互联网企业的竞争非常的激烈,竞争最后的结果都会体现成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赢家通吃,也就是用户规模最大的最终会胜下来。比如像在即时通信、网购物很多领域,第一名占据了70%-80%的份额,行业第二跟行业第一有着天然的区别,我们要给东交所引进互联网企业运营用户的模式。

  运营用户的模式体现在几点。举个例子,传统的交易所是基于交易的一整套的交易账户体系,比如一串的编码、一串的数字,没有人会记住这些数字,东交所就要设立一套跟像QQ、微信、微博的通用账户体系,去增加用户的黏性,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通用账户体系,来做大数据的收集跟应用。未来所有的用户运营都应该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同时为东交所开放平台的战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第二点,我刚才提到现在很多的客户参与到交易里面来,目标就是一个,就是赚钱。传统的交易所所有的产品服务都是围绕着怎么能够提升或者满足客户在交易这方面的需求。对于东交所来讲,我们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为了获取客户,提高客户的流传度、活跃度,我们未来的方向是轻交易,重社交娱乐。简单一点来讲,我们弱化交易的元素,去增加社交娱乐的属性。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做股票或者其他这方面投资的社区,它其实是一个通过股票投资的方式来把一堆有共同爱好、兴趣的人聚在一起。不是纯粹到这里赚钱来吸引我们的用户。举个例子,我们全民交易可以嵌入到微信的服务号里面,在微信的服务号上我们就可以叠加很多像游戏、娱乐、社交分享的功能,把它建设成一个参与到交易里面的移动社区,以更多的点吸引那些潜在的客户跟投资者。

  还有一点,我们讲用户运营,很多互联网企业说用户运营就是运营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体验是摆在第一位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当时做全民交易研发的时候内部有过争论,究竟是走原生的APP的技术路径?还是走基于HTML5浏览器的技术路径?最终我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得出结论,相对于原生的APP,HTML5是一个更轻的应用,不需要下载,也不需要安装,点击进去就是一个交易场景,非常的便捷和高效。还有一点,如果我们AEPP的功能做了一项修改,重新上苹果商店基本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而HTML5可以做到快速的迭代、快速交付、实时的响应客户的需求,所以简单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们要把很多互联网企业做企业经营的理念引入到东交所里面里,来做移动互联时代的交易所。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跟我们移动互联战略结合在一起的开放平台战略。交易所是天然具有平台效应的行业,举个简单例子,它具有规模经济性,比如说我们在交易系统、软硬件方面的投入,绝大部分是固定的,随着交易量的增长,交易处理的平均成本是大幅下降的,也就是说,我交易量越多,落到每一笔成交量上的成本就会越少。第二点平台效应体现在交易所会最终形成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这个从海外竞争非常充分的行业发展历程里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十几年海外交易所进入了大并购、大整合的阶段,基本形成了五六大交易所集团,比如像纳斯达克、OMX、CME、意志交易所、ICE。为什么?因为交易所这个行业存在着跟互联网一样的马泰效应,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最后形成赢家通吃,这就需要我们把越来越多的流动性创造出来,因为流动性越好投资者成本越低,投资者成本越低,就会吸引更多的流动性,也就是说流动性可以创造流动性,因此东交所希望能够基于我们的开放技术跟开放平台,能够通过比如说自己设立、合作设立这种方式,在全国其他地方布局交易市场,从贵金属到大宗商品,从标准化的金融资产到非标的金融资产,在同一个平台上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流动性跟更多的产品。

  我举个例子,我们后面很快的可以看到在我们东交所的客户端上,可以交易其他交易所的产品,而所有产品的交易结算、清算包括资金的托管是跟那个交易市场、跟那个交易市场下面的会员来发生的,这是客户可以看到的一点。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白标签这一合作方式来给我们这个市场引入更多的流动性,也给别的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我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系统、后台系统、整个系统给其他的交易所来用,但是可以贴上他们的品牌去服务他们的客户跟市场,他们的订单跟流动性最终会进入交易所的中央交易池里面,就是我所说的把流动性更多的汇融起来,参与到这个市场里面所有的投资者都会受益。

  未来我们会开拓中小银行间的市场,比如国内小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它有很多客户,但是它缺乏产品去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白标签的方式去跟这些机构合作,让他用我们的系统,以他们的品牌、产品服务好他们的客户,提供通道让客户的订单进入到我们的交易池里面来,我们给每笔订单收取费用。最终我们会看到一个场景,站到客户的角度我们可以享受到多个市场汇集之后的流动性,意味着更低的交易成本。第二点就是可以享受到多个市场上聚合后在一个客户端上交易很多个交易市场产品的服务,这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讲。站在交易所的角度来讲,首先我对行业做一个判断,目前国内跟大宗商品相关的交易场所已经超过1000家,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行业现象,未来这个行业需要并购、整合,需要淘汰很多交易市场,我们通过开放的技术、开放的平台,希望在未来行业的整合中很好的跟其他的交易市场进行合作,把他们的流动性引入到我们的交易所里面来,这是未来行业必然经历的阶段,而我们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准备。

  (图)增长10%、下降10%。这两个数字实际上牵动着每个股民的心,对互联网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互联网的煎熬、体验也是在这两个数字之上。对于互联网来说,你登录进去,看到那个页面,你有感兴趣,下次可能还会进来,如果你不感兴趣,你退出来,以后不会再看这个网站,不会看这个互联网的产品了。这是互联网的辛酸。做互联网产品,要么把产品做到极致,要么回家,或者换个名字再试。在互联网发布上我们看不到客户,我们看不到客户的反馈,所以要么做到极致,要么回家。所以互联网的压力就是要么涨停板,要么跌停板,那也就意味着你的失败。

  在今天发布会上我们做的产品,实际上我们也借鉴了微信的通道,实现了微信一键登录的方式,我们用的是HTML5的技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软件基本上都是APP下载方式,但在最近一两年,HTML5的技术分速发展,在游戏领域已经开始利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跨平台,而且是一个浏览器,浏览器的应用,无论你用什么操作系统都可以直接的跟他进行连接,直接进行登录你的。更大的好处不需要客户安装。大家看到扫进去进入微信,根本没有安装就进入我们的系统。我们在用APP还是用HTML5浏览器方式我们也争论了很久,最后我们采取了新技术,这也是市场未来移动手机应用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二,专业。提起专业我在银行间市场干了20多年,在1999年我带领团队帮助中国银行总行实现了它的全球风险管理系统,那也是中国银行间市场第一家做了全球风险管理,2005年我带领团队在银行间市场做了一个最大的交易系统,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人民币外汇交易系统。大家对这个市场可能不太了解,大家想一想你在换美元对人民币兑换的市场,那个基准价就是从这个市场过来的,2005年的外汇汇改就是基于那个市场,人民币在不断地升值。2008年我跟我的团队跟工行总行一起推出了滚动式理财,那个现在违规了,2008年国内第一家推动滚动式理财,是资金池,我为什么说这么几个,因为在银行间市场二十多年我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专业”,不见得做得最好就一定要专业。这几年做互联网产品,做大宗商品市场,我听到最多的是“用户体验”。光有专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专业,但是怎么把专业用平民化的方式告诉你的客户,所以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也考虑了很多用户的体验。大家也登录进去了,我们跟国内行多通用的交易系统有一些不一样,这里面渗透了我们整个团队的专业和客户体验。

  “便利”也很重要的,就是我们服务的是小微客户,在整个系统设计中,我们是按100块钱客户设计的,我们要考虑很多90后的大白、小白,对投资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要考虑到他们的体验。互动,我们第一步也是我们发布的第一个版本,也是基于微信,微信在中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平台,我们直接利用微信作为我们的入口,未来我们可能会增加更多的入口。开户,因为传统的都要去营业厅开户,现在我们的系统直接可以在手机端开户,当天开户当天做交易。

  刚才陶行逸总也讲了,我们的系统,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海量用户因为100块钱也可以做交易,海量用户是非常巨大的。微信是去年春节的时候4亿人同时摇一摇抢红包,微信系统有放血功能,一旦请求出错的话,它是忽略掉的,为了避免因为处理一个错误信息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12306,我们高铁也是,这一年也有很多的意见,买不上票,实际上它也是在系统处理中有一些来不及处理的需求就忽略掉。但是对于交易系统来说,我们比他的挑战更大,交易系统有两个,一个行情,一个交易。行情是实时的,价格是有限的,价格时间的有效期是很短的,如果延迟了,客户看到的价格和市场的价格不一样,客户就有可能亏损。交易,客户要实现看到的价格就是成交的价格,这个对微信也好,对12306也好,是不一样的,在这方面,我们做交易系统最怕的就是海量用户,海量用户要保持行情实时更新,看到的行情就是可成交的价格。这块对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在这个系统设计中我们放到的前置系统。我们的核心系统,我们主要的交易,最大的交易池都在核心系统,在外围我们布置了很多的前端系统,也加了很多的交易业务逻辑来处理,这样就可以把海量客户的压力分散到不同的前端,而这个前端可以部署在云端,也可以部署在会员的机房,也可以部署到第三方的平台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整个海量客户对核心系统的压力,最终成交自都是核心系统处理的。

  第三个就是25万/秒,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骄傲,我了解,从网上了解,CME的处理能力是15万/秒,做这个中间件我们花了10几年的时间,在银行间做了大量的体验和实践,去年我们才达到12万/秒的处理能力,今年年初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已经达到了一秒钟25万笔的交易量。这个我们准备申请专利。可以这样讲,我在IT界、金融界做了20多年,用了很多国内国外大厂商的硬件,我们的处理能力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2倍-3倍的能力,这个技术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目前在我们的二代寨东交所的交易系统都得到了验证。

  第四个就是开放性。陶总也讲了,互联网是一个大家庭,不同的厂商、不同的客户都在里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的系统做的更好,开放给第三方,帮助你去拓展客户。未来在产品的设计中也会考虑产品的开放性。特别是支持一些会员的定制化,因为互联网精髓之一就是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我们不可能靠我们一家交易所满足市场上每个客户的需求,怎么样实现个性化服务,通过合作伙伴、通过我们提供开放平台来实现整个互联网个性化的服务。在座的有很多会员可能担心海量用户上来,数据上来对我们目前的专业投资者是不是有冲击,不会。我们看到我们有一个直通,目前二代系统所有的专业投资者都直接连到核心系统,不是走前置机的,所以海量的这些互联网的小额客户,是单独的通道进入我们的交易平台。现有的这些客户是通过专门的通道来直接连到我们的交易系统。

  最后一个我们做的就是集中清算,这个在大宗商品上概念不大,但是在银行间市场是很成熟的东西,这个我们在银行间市场也研究了很多年。为什么?目前前端任何一家银行卡都可以出金、入金,其实在背后是非常复杂的逻辑,目前我们有4家银行,已经上了一家第三方,未来还会上三四家第三方,每家银行和第三方清算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导致我们在后台的清算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引进了银行的集中清算的理念,引进到交易所后台的清算,这样我们把更多的银行、更多的第三方一下引进来,而且非常顺畅,而且对它们不同的结算时间,还有出入金是T+0还是T+1,不同的方式都有兼容性,这就是我们的移动互联,我们做的平台大概的一些主要的特点。

  (图)这个是直接通过微信直接登录,这是我们的第一步。实际上这个主要的功能大家一看就明白,橘色的就是买键和卖键的按钮,中间勾上,就可以一键下单。这里我主要讲一些小细点,主要的这块,我相信所有的交易所都有,移动互联对客户体验都在于很小的细点。可以看到行情的主界面,会有很多小绿和小红的点,这是投资看到行情页面的时候,可以知道自己的仓位是赢还是亏,这个可以体现。另外就是说我们在进入主界面的时候,那个我们称为简约版,是刚对投资有了解的客户进行投资的界面。如果你是专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图表大按钮的右上角点进去就进入专业的界限,非常专业的投资不太习惯简约的方式的话,可以进入专业界面进行你的操作,目前专业界面的所有功能跟目前二代系统的所有功能是一样的。(图)这个我们也是在尝试,目前还只在第一步,我们把排名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分享,通过微信可以调动周围更多的朋友分享、共同投资,与他一起分享盈利的快乐,这个是实时,这个是做的第一步,下面在下版本会增加很多跟微信相关的功能。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规划。大家也知道投资是一种痛苦和煎熬,特别是这两周,每个股民都是一种煎熬,消费是一种快乐,比如买了一个车、买了一个手机,买了一个包,我充值玩游戏,过了两关非常开心,但有时候要把它想一想,消费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投资什么?投资快乐。做交易系统来说,我们应该怎么想呢?我们能不能让我们的投资者在快乐中投资呢?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未来移动互联产品的发展方向就是快乐投资,把投资和快乐合并在一起。我们在下一版,不能讲的太细,我们实际上是弱交易,重交易娱乐,开放式的移动式互联网交易平台。今天我们1.0的版本大家看到的还是一个专业的东西,有下单的等等。但2.0我们的产品下单的按钮可能还会在。但是3.0完全看不到那是一个交易系统。我相信可能在下一个2.0的产品发布会上,我们整个团队会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惊喜的产品出来,因为我们这个团队是充满活力、创造力,而且非常有激情的团队,这个我也不想多讲。在2.0我们会跟更多的第三方平台合作,把交易融入到第三方平台所有的这些功能之中,和第三方合并在一起。在3.0我们可能跟市场上更多的流行的娱乐的东西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将来移动互联产品的发展方向。可能也一个尝试,对于我们整个团队,包括陶总一直带领的我们这个团队一直在努力往这个方向走,可能是一个尝试,但我相信这可能就是未来移动互联网交易所的一个未来。特别是针对个人投资者,这是一个未来。

  首先,获客途径。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是相当浩渺的,2015年2月第35次CNNIC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国截至2014年12月30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5.5亿,互联网金融中基于众筹、P2P、网络信贷的市场规模10万亿。5.5亿的手机用户分布在500万多个互联网平台的布局下,我们需要很好的到达的时候,往往有现实很骨感,想象很丰满的过程。为什么会这么说?理论上来说,所有的有流量的互联网平台都可以是我们的获客的路径。比如BAT(百度、阿里、腾讯),所有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比如每个人下载的各式财经类、金融类的APP,有用户、有流量的平台都是我们的获客路径。但理论与现实距离非常遥远,我们每个会员单位的朋友营销团队的数量不足以覆盖我们在移动互联大场景下做全面整合营销传播。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精准的切入点,把有效的ROI做大最大化。

  怎么办?这时候不得不用互联网上非常火爆的一个段子给大家阐述今天我们给大家建议的一个切入点。“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看着你,你玩着手机。手机那一头住着你的微信小闺蜜。”这句话阐述了微信至少三个的关键词,首先基于7亿用户规模,微信这款产品在移动互联网的中国领域绝对是笑傲江湖,没有对手。微信每天每个用户打开频次37次,一线城市平均每人微信的时长是6小时。相信去年除夕每个人都完了抢红包。除夕夜当晚总计微信红包收发10.1亿次,30%以上用户发送红包的数量不低100元。我们有一句很搞笑的话,空投和多投,在毫无忌惮的向对方发钱。这是一个多么典型的中国式金钱游戏。我们可以非常自信且肯定的告诉大家微信这个平台,绝对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在有效的人力的前提下,最好的做移动营销的切入点。

  我们通过微信获客平台,接下来要考虑到底跟谁做沟通,要用谁的品牌影响力,帮我们最大化释放我们的产品价值。正像刚才陶总提到全民交易这款产品的定位,就是要让每个不足百元的个人投资者也获得交易权利。在每个不足百元个人投资者获得交易的同时,正像品牌宣传片所讲述的那样,全民交易这款产品的目标受众从职场白领到技术宅男,到高富帅到白富美,满足大叔的预期,兼顾萝莉的情绪,我们就是这样一款适配全民的营销工具。全民经纪人是我们为大家首创的也可以说是独创的基于交易系统下的创新运作模式。

  全民经纪人,大家听到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我们用几个例子给大家讲讲全民经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以为全民交易这款产品做什么样的加法。落实到微博体系里,全民经纪人应该是各式财经领域、金融领域的意见领袖和精英,他们可能拥有10万、百万不等的粉丝,每天活跃的跟随他微博微信的内容。全新经纪人这个角色落实到微信里是对互联网金融略知一二的新型微商。全民经纪人落实到全民交易这款产品是第一批种子用户。全民经纪人是我们希望拿到的网络明星全民交易代言人和代销人。可以想像假设中国好声音的模式切入到中国好经纪人的赛制过程中,不管是在区域、省会还是全国也好对全民交易这款产品的品牌附加值是极大的提升。全民经纪人是我们的明星代言人和代销人。

  最后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How的问题,怎么样通过流量的导入,通过客户的定位和洞察,客户导入过来之后,让他持续的留存在我们平台中。我们这个产品自身会做很多优化,会员单位其实也可以在沟通的路径中持续的为全民交易这款产品做加法。所以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How主要是三个模式:获客、转化、留存。我们先从获客的路径说起,回到前面说到的理论和现实间的鸿沟与差距。微信外和内都有海量流量可以让我们导入,让用户看到我们,让用户知道我们。但数量何其之巨,流量何其之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微信外,BAT里面百度有百度竞价、阿里有阿里妈妈、腾讯有广点通,这些平台都可以自助式,精准到金融类平台用户的暴光的流量购买平台,可以在线自助的购买,可以随时监测到你流量兑现的数据、点击量以及需要转化的空间。除了BAT外,我们推荐大家金融类APP、炒股的工具,和讯、东财都是我们可以选择合作的对象。微信内的流量比较多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的?每个人会关注各式各样的意见领袖的个人公众号,他们的粉丝从十万到千万不等,本身他们是非常完善的自媒体,可以选择和他们合作的方式,把全民交易这款产品推荐出去,到达精准人群。转化,此处省略三千字,你懂得。留存,怎么样把用户留住。我们的产品目前是一个交易工具的前提下,营销需要为产品做加法,加在哪里?首先要明白一点,我们需要做的留存到底留什么?存什么?留住客户,用户的好心情,存住他们的金钱。实效营销概括为流量即营销,营销即服务。营销今天不仅仅是一个广告和曝光,应该让用户看到之后,不仅开心到,而且可以为他的交易做加法。

  今天移动互联网领域中主要主流的三种模式,营销模式主要是事件营销、数字交互营销、内容营销。为什么这三种是今天主要做留存、做服务、做增值业务的模式吗?事件体验营销,通过一个活动,比如通过今天论坛的活动让现场贵宾真实的感知到全民交易这款产品,通过摇一摇大家更好的体验这款产品,这是非常好的体验式事件营销的展现。内容营销,今天的内容不仅仅是好听的故事,应该是好用的故事。我们做交易的时候总有林林总总的声音告诉我们,你们应该怎样去做。往往专业很够,有趣度不足。今天是娱乐至死的时代,趣味性如何提升。我们后面给大家解答。数字交互营销,流量的导入需要精准、需要有效,需要ROI的最大化。

  为什么今天出现这样的局面。二战以后以产品为主导的4P营销模式是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当中读出来的。4C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因为产品的同质化极其的严重,所以我们提出了以用户、以客户的个人体验为中心主导一系列的营销模式。今天主流的IMC整合营销模式的提出有两大非常关键的因素,陶总和张老师都有提到,人更像一个人了。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后,仓廪实而知礼节,产品在所有功能已经完善了之后,体验被提高到更高诉求之上。我们需要用体验为这个产品做更好的加法,最后需要整合的是什么。每个人手上的手机,电视上的屏幕,身边的各种LED我们的时间已经被移动终端极大地碎片化,我们要整合的并不是简单的营销的故事,需要用一连串有主线、有递进关系,有起承转合的营销策略把用户时间最大化整合到全民交易这款产品中来。

  从早上8点到睡觉的2点,这个时间中会发生什么事情,需要怎么样做很好的串联,后面我们给大家做更详细的探讨。所以全民交易HTML5微信营销的三个步骤,如果大家有微信服务号,我们只用做服务号的技术升级运营升级、流量导入就可以了。如果暂时没有微信服务号我们搜索微信服务号、订阅号有非常完善的在线自助式的申请流程,可以两个星期内把这个服务号申请下来。这三大步骤之下,具体怎么做。想象一下,假如全民交易的交易入口长期的存在于会员单位您的服务号的右下角,右下角的这个位置真的是做过测试,所有用户手指一点最舒适的位置,应该出现在这里,通过技术调试的方式,H5和你服务号的终端达到完美适配。如果是这样运营:内容线、红线、产品线。如果我们持续推出的文章是“全民交易SuperStar,不服来战”,活动线,事件体验式的营销如果没有连续的线索可能很多的推广成本会被浪费掉,不如就比赛,可能我们从小在各种大赛中成长起来,本身对这个模式比较熟悉。如果是《名师高徒,全民交易趴趴走》这样的模式,我们通过周赛、月赛、季赛的模式,不仅可以持续的吸引眼球,活动本生可以产生的内容报道也是我们可以讲述的很好的营销故事。产品线的介绍,我们推广内容是《十个告诉你玩转全民交易的秘籍》,这种揭秘类型的帖子,对用户的一个心里的撩拨和打开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极好的刺激。

  谢谢刘静带着我们一起想象,一起分享用怎样的营销手段,让全民交易来到每个人手中。营销只是意味着到达,好的用户体验才意味着成功。接下来请每个人都拿起你的手机,再次体验全民交易带给我们一个非常兴奋的环节。刚才刘静的演讲风格的是平静的、安静的,但是我相信会听的让我们现场的每一个朋友都很兴奋甚至热血沸腾。我们要把这种热情延续到今天上午的结尾,我们在共同快乐当中结束今天上午的内容,最后这个环节是抽奖,产品是什么?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定是很值钱的,因为这是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提供的奖品。

  今天下午要进行的中国交易市场第二届高峰论坛,围绕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探讨发展策略的论坛。去年大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交易市场论坛,罗杰斯、蔡鄂生、高西庆、李稻葵几位重量级嘉宾共同讨论了对于中国交易市场发展的一些看法。这些嘉宾的到来一定会让我们这样的论坛延续下去,能够在业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样的论坛并不仅仅局限在交易市场本身,更多要探讨、观察交易市场发展的大环境。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交易市场都离不开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否则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走不远的。

  今天我们同样请到几位重量级的嘉宾,他们来到这个现场为我们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以及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他们是东北亚贵金属交易所首席执行官陶行逸先生;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其实他也曾经担任中金公司的董事长,曾经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他就是李剑阁先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教授,也是刚刚出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黄益平先生;中国并购公会会长、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先生;美国资本市场公司副总裁、富瑞登金融特邀顾问、前纳斯达克中国区总裁黄先生;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汤珂先生;百融金融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EO张韶峰先生;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的秘书长郭大刚先生。

  我还是中规中矩的看到这个命题作文来讲。我们经常说“放松管制,加强监管”,但我们并没有弄清楚什么叫管制?什么叫监管?为什么管制要放松,监管要加强。我认为管制是在法律和法规的层面作出的管控和限制,包括货币管制、市场管制、机构管制、外汇管制等等,具体表现在一些法律法规条文。而监管是按照已有的法律法规所进行的执法行为。管制是可以变化的,根据时代的变化,包括监管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经济和市场规模扩大等等而逐步放松。全世界都是从比较严格的管制向比较放松的管制在变化,管制的趋势是放松的。但监管永恒的主题是严格,永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的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法律法规是可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是可变的,变化趋势是逐步放松,但监管永远不变,是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执行的。

  这几年我们国家也是在放松金融管制方面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2014年3月1日取消了转贷款在外汇局逐级逐笔登记和汇兑审批。2014年3月17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浮动汇率由1%扩大至2%。2014年7月,央行允许银行在零售业务中自行决定人心比兑美元汇价。11月香港居民兑换人民币不再每天有兑换上限的限制。利率也是同样,2012年6月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幅度上调到基准汇率的1.1倍。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的7折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的利率水平。总的来说,在汇率方面、利率方面,这几年的趋势都是在放松管制,目标正如央行主要负责人最近多次表态,汇率改革的目标就是在近期,最快是今年年底,不会超过更长时间,就要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放松管制就要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在经常项目早已经可兑换,上世纪90年代就可兑换了,现在还差一点,如果实现了这些,人民币就成为完全可兑换的货币。

  利率市场化也是我们确定的在近期要完成的目标。只有做到这两条人民币才可能在今年,IMF讨论人民币能不能一揽子货币的重要条件。证券市场这几年也向着逐步放松管制的方向在改革。但是在放松管制的同时,我们加强监管,严格监管还是永恒的主题,不可以因为市场出现了波动或者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危机,我们就有理由放松监管,宽容一些违规行为。加强监管是为了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金融风险、减少随意的行政干预。我们认为恰当的、可靠的、有效地监管能够保证市场效率,减少不确定性,增强市场的信心。如果我们的监管不断地加大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恰恰会丧失信心。

  这几年放松管制的效果非常明显,明显鼓励了金融创新,例如2010年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2010年4月16日又上了股指期货业务,信贷资产证券化在2012年启动,国债期货在2013年9月6日正是在中国金融期货市场上市交易。刚才主持人讲我曾任担任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我任内暂停了国债期货交易,但前几年我作为当事人多次呼吁国债期货应该给予恢复。我个人认为要利率市场化,要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国债期货是应该推出的,目前看推出的效果还是好的,运行也是正常的。这几年又有新三板的创新发展等等。

  我们认为要鼓励金融创新,就要有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业态要鼓励进行探索,在技术推动下的各种金融创新都要鼓励探索,对于市场规模较大的,问题风险暴露比较充分的业态要逐步纳入监管。当然,监管也要基于国家的立法。但是在新业态出现的时候,过去都讲先立法再试点,事实上这不可能。今天本来还有一位演讲嘉宾是人大常委委员,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他正在主管各种金融立法,他来讲那就更清楚了。金融立法的程序和时间都是非常长的,任何金融创新是不可能等所有立法都完善以后再创新的。所以在金融创新出现的时候,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更加多的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只有把问题看的比较清楚,有了明确立法以后,适当的监管,才可能维持这种业态在新轨道上可持续发展。

  今天我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的身份来讲的。孙冶芳是中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在大革命时期在苏联的中山大学学习,留校任教。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他的学生,他一生坎坷,在中山大学就受迫害受打击,一直到文革后才昭雪。因为他坚持真理的这种勇气和人格,得到了大家的崇敬。可惜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他就去世了,和他同时代的老革命家、老经济家为纪念他,把自己刚刚从“牛棚”里面多年补发的工资归集起来建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鼓励年轻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投入自己的力量,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我们每一年给优秀的著作和论文颁发奖金,论文每一篇10万、著作每一篇20万,希望在座年轻经济学家把你们最优秀的作品到我们这儿申报。这几年我们基金会一直严守公开、公平、透明的评选原则,在社会上得到好评,被认为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图)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大家注意到我们上面的字写的很漂亮,是刚刚故去的前人大委员长乔石给我们写的字。镌刻是前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副总理给我们刻的章,作为我们基金会的Logo。

  感谢李剑阁董事长的分享,李剑阁先生正在主持工作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我们可以在所有获奖名单上查阅到,孙冶方先生设立的这个奖项,叫孙冶方基金会的这个奖,是我们中国经济学届的最高奖。而李剑阁先生曾经三次得到这个奖,也应该是有史以来获得这个奖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我们再次掌声,在李剑阁先生出门之前,把掌声送给他。谢谢!在我看来,李剑阁先生应该心里很清楚当前的资本市场可能会怎么走,因为他在6月初的时候,曾经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直言不讳的提出来国家牛市不会走的很远,是非常危险的,当时已经预测到在几天后出现的股市大幅度下跌。

  一、经济增长减速。似乎大家都知道了,今年年初一季度,GDP增长7%,理论上来说这个数字和我们国家所定的目标其实是比较一致的,因为今年年初说的是今年GDP增长目标大概在7%左右,所以7%这个数字问题不大,但似乎有很多专家和官员表示担心。担心的恐怕不是7%的问题,担心的是7%能不能挡得住。现在不是很清楚。还有一些机构和学者,尤其是国际上的一些机构和学者,他们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了解,测算了一些自己对经济增长可能的数据,这个数据远低于7%。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总体上看来,经济增长在减速,政府在采取不同的措施稳增长。现在需要理解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增长为什么减速?减速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是短期性原因还是长期性原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最后导致的政策含义不一样。可能未来要面对的后果也是不一样的。

  假定完全是周期性因素引发的,我们可能期待或者说政府应该做的是更多的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但如果是这一轮的经济减速更主要是因为我们进入了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是结构性的变化,短期的政策能发挥的作用可能相对有限。我自己理解,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减速有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因素同时在发挥作用。我想说一个最简单的看法,也许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认为现在的经济增长很快就会触底回升,即使发生,很可能是临时性的,难以持续。可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如果看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从2010年开始一直减,2010年达到10%以上,现在7%,可能还要往下走。短期因素来看,就是一个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的最好一个证据,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过去30多年改革期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平均在25%左右,最近的数字是负增长。即便是看过去一段时间,大概平均的增长速度5%左右,也就是说出口增长速度从25%跌到5%,20个百分点的差别,其实是导致今天经济活动疲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背后当然可以问,我们有多大的可能性,中国的出口还可以复苏,恢复到过去的增长速度。我自己的看法,如果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回升,也就是说出现更加强劲的复苏,中国的出口可能增长速度会加快一点,但很难再回到平均20%-30%的速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我们是小国,现在是大国经济,大国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你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

  如果继续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会对世界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从政治经济、市场调整角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短期的因素有可能有机构性的变量在里面,但短期因素,出口疲软、经济疲软是可以通过适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反周期,典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财政开支和货币政策,这两个方面在过去几个季度已经看到政策调整频率加快、政策调整力度在加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者认为,也许到二季度、三季度,经济增长可能触底回升,这是一个短期因素,所以说回升是有可能的。但是长期因素来看,经济学者经常用一个指标“经济增长潜力”,所谓的经济增长潜力,就是在给定所有要素和技术的前提下,这个经济还能保持多快的增长速度。

  大多数学者有各自的猜测,比如说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认为我们还有继续保持8%增长潜力的可能性,但实际增长速度也许低于8%。其他一些学者比如说社会科学院的蔡昉副院长也测算了增长潜力,他认为这个增长潜力,从2016-2020年,增长潜力可能降到6.1%-6.2%。为什么林老师认为增长潜力没有很明显的下降。他认为主要的原因,中国经济增长在减速,很多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也在下降,印度、韩国,他认为我们的这个下降是周期性的。但是蔡昉老师和其他经济学家认为更多是结构性的,结构性的第一个直观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水平比较低,赶超空间比较大,增长速度可以比较高,但经济发展了,增长速度就会下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我国也不会例外。

  第二个重要因素看劳动力市场变化,1998年政府提出“保8”,当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非常大,当时每年我们的劳动人口,以800万人的数量在增加,每年需要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今天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力每年以500万的数量在下降。这样看来我们的增长潜力肯定在下降,至于说未来一段时间保持6%、7%、8%的增长?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总而言之比以前的增长肯定要低了,这是一个长期因素,很难逆转。

  现在问题是夹在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中间还有一个周期因素。周期因素就是过去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现在已经快速的失去了竞争力。新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如果新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不能引领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增长的压力还是往下走的,这是从中期来看,增长的下行压力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看过去30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者说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消费相对疲软,但投资和出口非常强劲。我们应对出口的制造业,其实就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应对投资扩张的其实就是在西北、东北、华北很多的大宗商品的生产,包括今天讨论的这些问题。

  但现在碰到的问题是,沿海地区这些产业碰到了巨大挑战,劳动力已经从过剩走向短缺。民工工资过去10年每年平均上升15%,以前有竞争力的很多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天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我们的出口自然受到影响,我们的增长自然受到影响。过去的投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投资率,也就是投资占GDP的比重25%左右。2009年上升到将近50%,从25%到50%,加上GDP增长非常快,实际上促成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超收支繁荣,这个繁荣不但支持了国内很多大宗商品行业,其实也支持了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的经济繁荣,像澳大利亚、拉美一些国家都从扩张当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

  现在我们面对的调整压力非常大,很明显增长速度在放慢,投资率在下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商品需求的增长速度会往下走。在国内的制造业当中,很明显的一个直接问题是投资品行业的过剩产能平均在30%-40%,这样看来中国过去不光是支持中国自己的经济增长,同时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制造业今天已经没有像过去那样的活力。所以现在碰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什么样的产业可以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下一步的中高速增长。其实经济当中有很多新兴产业是能看到的,比如网购、快递、互联网金融、小米,像很多电信产品,包括大型机械装备,其实我们有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正在不断形成,但总体来说它们的规模还不够大,难以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中期经济调整的主要挑战,过去有竞争力的这些产业支持了中国经济扩张二三十年的产业,今天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新的产业正在形成,但规模还不够大,还需要一段时间。有的人把这样一个产业的变迁或者产业结构的升级看成是所谓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为往下走,意味着要从制造业更多地向服务业转移。其实更主要是要从低端技术向高端技术走,从低附加值往高附加值走。只有技术和附加值增加了,高成本不是问题。如果在高成本的前提下,再生产过去这些廉价产品,那没有竞争力。所以今天看待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不是简单的说全球经济不行,所以我们不行;也不是说增长速度不断往下走是一个长期因素。这两个因素都很重要,更关键的是看中间这个因素,中间这个因素的核心就是要产业升级,产业要不断地变迁。这是我们看待今天经济增长减速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长期增长减速不可逆转,但短期看,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让经济减速破底,甚至可能往回走。但这样的往回走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临时性的。去年已经出现过一次,一季度GDP增长7.4%,二季度回到7.5%,但是三季度、四季度又回到7.3%,总体来看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这是对经济增长走势的一个基本看法。

  在这样的情况。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HASHKFK
传真:0896-98589990
ICP备案编号:
Copyright © 2012-2024 BETHASH竞技游戏工作室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