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SHKFK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根深蒂固的水稻“减反政策”,暴露出日本农业体系制度性缺陷。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日本人饮食结构逐渐变化,大米需求量下降,导致大米价格下跌,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和日本农民的利益受损。随后,农协和农林水产省推出了备受争议的“减反政策”,即通过限制水稻耕种面积以维持大米价格,保护农民收入。相关资料表明,农协在日本全国拥有1026万会员,几乎覆盖所有在册农民,常规业务包括农产品购销、农业经营指导、农资供应、信用保险等,在日本拥有巨大的“政治捆绑”能力。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山下一仁曾在改制前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工作,出版了《食品安全保障的研究》一书。他表示:“农民将兼职所得,相当于农业收入4倍的钱,存入农协银行。对农业失去兴趣的农民将农地转作其他用途,或出售农地转作住宅用地,赚得的钱也会存入农协银行。如今农协拥有存款量超过100万亿日元的巨型银行。这样的组织参与政治活动,可以通过高米价和‘减反政策’来实现其目的。”山下一仁认为,从去年夏天开始持续至今的大米供应不足和价格高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减反政策”遗毒。如果彻底根除“减反政策”,日本一年能生产约1000万吨大米,远超日本每年的大米消耗量700万吨,还可以富余300万吨用于出口。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日本,农户收获的大米通常会被农协或其他公司收购,经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事实上,2024年日本大米产量比2023年增加了18万吨,而农协等大型集货商收购的大米却减少了23万吨。一正一负,“消失的大米”合计约41万吨。有日本媒体报道称,这部分“消失的大米”实际上流向了投机者,他们囤积大米并希望在大米价格进一步上涨后获利。日本《琉球新报》发表社论称,日本的食品自给率仅为38%,大米是为数不多的自给率100%的作物。“水稻没有歉收,却出现‘米荒’问题。应该就食品生产和农业相关问题进行国民性讨论。”
不久前,农协旗下的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从政府委托民间管理的仓库中接收了中标的大米,这批大米是日本政府决定投放的21万吨储备米中的一部分。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决定,交易商不标注“储备米”进行销售。有民众认为,“这意味着,你以为在超市买的是新米,其实可能是陈米。”日本广播协会分析称,储备米看起来较普通米便宜,但加上消费税和运输成本等费用后,实际价格可能会更高,储备米投放市场后会如何影响大米零售价格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