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SHKFK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回顾往昔,自 1995 年的战后 50 周年起,日本每隔十年便由内阁会议敲定首相谈线 年的村山谈线 年的小泉谈话中,均明确包含了对殖民地统治和对外侵略的 “深切反省和道歉” 等关键内容。到了 2015 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发表的战后 70 周年谈话,虽也表达了 “歉意”,但同时强调,“当前日本人口中超过 8 成都是战后出生的人,不能让‘与那次战争没有任何关系的’我们的子孙后代背负谢罪的命运”。这一表述,在当时就引发了不少争议,也为后续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走向埋下了伏笔。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石破内阁之所以不发表 “战后 80 年谈话”,主要是考虑到可能引发国内外在历史认识方面的争议。毕竟,过往的首相谈话中,对于历史问题的表述稍有不慎,就会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受害国家中掀起轩然。像是日本曾在二战期间对周边国家进行了残酷的侵略,给无数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那些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对日本在历史认识上的态度极为敏感。一旦新的谈话在措辞或态度上出现偏差,必然会触动这些国家人民内心深处的伤痛,导致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虽说石破内阁不打算发表官方谈话,但石破茂本人也并非对这段历史毫无作为。据悉,他计划于 4 月设立由学者组成的团体,专门讨论二战期间日本的种种问题。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这个团体的讨论方向主要集中在一些制度性问题,比如 “为何政府未能阻止军部暴走”,以及未能阻止平民伤亡扩大的原因。另外,日本将 “全军覆没” 美化为 “玉碎战” 的作战方式,还有当时助长战意的舆论动向,也都被纳入了讨论范畴。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此次讨论内容预计会刻意避开容易引发政治争议的历史认识问题。
而在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地区,各国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在 3 月 24 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曾强调,历史问题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事关战争受害国人民感情。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更是检验日本能否恪守和平发展承诺的重要标准。这一番话,可谓是切中要害,直白地指出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