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SHKFK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近30万人。济南市致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以“友好”街区、商圈、楼宇、社区等场景的建设,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职业便利度。目前,已打造各类“友好”场景805处,泉新泉驿暖“新”驿站1100余处;推动全市社区普遍建立物业、安保、网点(站点)、商户、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常态化协商议事机制,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进门难、取餐难、送餐慢等突出问题235个;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技能学历,47人被认定为新就业形态E类高层次人才,开通19处“成长学院”线上线下报名点,设置中专、大专、本科等多种学历教育21个专业。
全市新经济组织约有60余万家。去年12月20日,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其他市直单位成立了济南市企业共同成长联盟和济南市企业共同成长赋能中心。以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搭建起企业与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构建起党建工作、品牌宣传、组织管理、人才招引、财税咨询、金融服务、法律和数字化转型等全领域、多维度赋能体系,为企业全周期成长提供全方位帮助。今年,“泉城益企”等系列活动,将持续推动企业发展所需资源要素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跨所有制融通链接,为“项目提升年”助力增能。
2024年6月27日,济南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平在“泉城行”活动上表示,协会刚刚与莱芜区签了合作意向协议。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工商联等部门牵头组织的“泉城行”活动,省市重点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等走进重点园区、项目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40余个,推动落地项目18个,投资规模近10亿元。今年继续举办“泉城行”、区县行、高校行活动,还将布局建设省市行业协会商会聚集区,成立济南市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推动省市行业协会商会资源和力量融通链接、服务发展。
“左邻右社”以邻里亲情为牵引,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带动更多社会力量走进社区、参与治理,进一步激发社区治理活力,搭建起抓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的载体。一个多月全市开展欢乐荟活动764场,覆盖117个街道(镇)、759个社区,吸引了40.3万人次参与。今年,济南将以“泉城活力社区建设年”为抓手,制定建设泉城活力社区的工作指引,深化完善“左邻右社”品牌,推动打造一批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项目。
倾听民意、汇集民智。作为全省3个人民建议征集试点城市之一,济南健全协同联动、受理办理、转化落实、督办督查、保障激励机制,选聘31名市级、295名区县特邀建议人,设置24个市级、173个区县级直报点,畅通线上线下征集渠道,打造“献策济南”征集品牌,全面织密征集网络,全方位征集各方建议。在先期联合7个市直部门开展专题征集的基础上,1月9日至2月8日,市委社会工作部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工作领域专题征集,进一步凝聚共识、吸纳民意,不断促进社会工作走深走实。
志愿服务,爱满泉城。目前全市有实名注册的志愿者185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2万余支。济南以社区为主阵地、主场景,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应急救援、科学普及、关爱帮扶、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布涵盖全市161个街道277个社区的“济南市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发布覆盖10大领域包含60个示范和创新项目的“济南市社会工作服务目录”,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依托10所驻济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优势,助力全市16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